近日,金神赌场 河口海岸综合治理和保护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Science》上发表题为“Protect oyster reefs in China’s coastal zone”(图1)的LETTER,总结我国牡蛎礁海岸修复措施,呼吁进一步加强保护。团队博士生徐伟为第一作者、骨干陶爱峰教授为通讯作者、负责人郑金海教授为共同作者。
牡蛎礁是一种重要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河口和海湾区域,在净化水质、减缓岸线侵蚀、固碳、提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200年,受过度捕捞、水体污染、开发建设、病害和栖息地退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的牡蛎礁退化超过85%。
截至2020年,我国已知的牡蛎礁分布面积约1906公顷。在天津、江苏、浙江和香港等地开展了牡蛎礁生态修复项目,建立了以牡蛎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4个存在牡蛎礁分布的海洋保护地,将牡蛎礁列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内容,把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有效保护了曹妃甸、莱州湾、大神堂等海域的牡蛎礁。建议全面调查和监测我国的牡蛎礁,限制无序捕捞和过度采苗活动,作为典型海岸带栖息地进一步加强保护。
河口海岸综合治理和保护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海岸带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研究,近年来主要参与全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顶层设计、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方法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典型案例集编制等工作。组织编译出版20部英文版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团体标准,助力我国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方法的国际交流合作。
图1:刊文截图